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产生了全面而旺盛的需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蓬勃发展,把农民从传统的人畜力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既让传统农户享受到了机械化的便利、拓展了非农产业就业增收空间,也有效提高了规模经营主体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能够有效整合劳动力、装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农机为载体加快先进生产方式普及应用,推动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成为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擎。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生产性、农村生活性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的大产业。
规范
——全国共有220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农业农村部及各省深入开展了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明确运营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引导农机合作社向“五有”型方向发展,着力培育了一批设施完善、机制良好、制度健全、规模较大、效益显著的示范合作社。近年,全国共有220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黑龙江省组织对已建成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从受益主体、装备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江苏省通过制定标准、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措施,大力推进规范常用农机机务管理,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规范化。
专业
——新增的高性能机具80%以上都由农机合作社率先购置并投入使用
各地注重将作业服务等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过程标准化,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方面逐渐成为主要载体,成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据初步统计,新增的高性能机具80%以上都由农机合作社率先购置并投入使用,农机农艺新技术多数是通过农机合作社先行示范和传播推广。农机服务组织除开展经营性服务以外,还积极承接农村扶贫等公益性服务。近两年,山西省在贫困县创建125个农机合作社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扶贫工作模式,取得了合作社、贫困户和村集体多赢的阶段性成果。
加强农机服务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自2017年印发了《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大纲》以来,各地推进培训组织管理规范化、方案设计系统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增强培训效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每年支持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超过1万名。农业农村部、有关行业协会及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合作社示范社创新发展培训研讨活动,着力提升合作社带头人能力水平。推动组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大学生从业合作社工作指导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号召大学毕业生以新理念新模式创业兴社,打造一支引领合作社转型升级的精锐力量。
综合
——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22.7万个,服务农户3656万户,托管服务土地面积2.32亿亩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22.7万个,服务农户3656万户,托管服务土地面积2.32亿亩,从事托管服务的很多都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如今,在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以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等为支撑、功能较为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装备精良化、全程化趋势明显,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高端的农业机械大都集中在农机合作社,部分合作社配备了高性能粮食烘干设备、农用植保无人机、粮食初加工设备等,拥有标准化的机库、维修间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各地在解决合作社融资难、用地难、农机维修难等问题上采取很多有效措施。江西、福建、江苏等省财政连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机库及维修中心建设。湖南省实施千社工程、洞庭湖工程,省财政已投入3.2亿元扶持建设2189家合作社。吉林省设立奖补资金,布局开展全程机械化新型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县县都有主力军,乡乡都有领头羊”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规模
——在主要粮食产区,农机合作社以不到1/3的农机拥有量,承担和完成了6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
越来越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订单作业、生产托管,为小农户提供了农资采购、全程机械化作业、粮食仓储与烘干、加工与销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生产型服务,成为联系大农业和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带动小农实现农业现代化。安徽省安排1500万元扶持建设100个省级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2018年至2020年再新建300个,争取财政建设补助资金3.45亿元。
在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农机合作社以不到1/3的农机拥有量,承担和完成了6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展经营领域,服务环节已经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拓展升级为农机作业公司、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各地农机服务组织通过积极承担政府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农机深松整地等作业项目,在保障项目实施、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效益
——全国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5336亿元,农机经营服务总利润达到2004亿元
一方面,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满足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情况下的农业生产需要,也使农民能够放心离乡就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化使物质成本下降,提高作业质量使产量增加、损失减少,并大幅度降低农业用工成本支出。实践表明,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承包经营、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在更大规模上促进土地统一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5336亿元,农机经营服务总利润达到2004亿元。山东省共有3000多家农机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托管,总面积达到1100多万亩,全省合作社田间作业收入56亿元。
●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加快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为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理念、新动能。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以及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