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 新闻 综合要闻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

发布时间:2019-08-29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这70年,是河南农业农村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70年,是河南人民在追求“强富美”的道路上奋勇拼搏的70年。

8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0年来,亿万中原儿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砥砺前行、务实重干,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出彩中原奋力迈进。

“具体来说,这70年,河南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城乡关系、农村改革实现五大重大跨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的话语铿锵自信。

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无论处于哪个年代,提起河南,人们印象最深刻就是农业大省、中原粮仓。70年来,农业“压舱石”的作用越发沉稳有力。

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142.8亿斤,1978年增长到419.4亿斤,2018年跃升至1329.8亿斤,2018年比1949年增长8.3倍。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171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609.7公斤,增长2.6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河南坚持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400亿斤粮食及其制成品,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

粮食产能大幅提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变“望天田”为“吨粮田”,我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910万亩。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小麦、玉米等多个品种培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科技贡献率居全国第一方阵,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农业供给质量大幅提升。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推动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农机总动力超过1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50家,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了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河南已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

农村面貌——由贫穷落后向繁荣振兴跨越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我省坚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农村面貌发生巨变。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省85%的县市实行城乡一体化保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做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2018年全省完成200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今年将完成300万户。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正在有序开展,按照“四美乡村”标准打造1000个示范村,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整体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全省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3.8万公里。农村公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路、泥路发展到1978年全省县乡公路不到2万公里,一直到今天,通车里程达到23.12万公里,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全省集中供水人口达7207万人、集中供水率89%,其中自来水覆盖人口7126万人,85%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任务。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中原沃野上不断铺展,不仅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休憩旅游地。

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跨越

70年来,河南农民的生活需求早已从“吃不饱”“穿不暖”向“吃得好”“穿得靓”转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重大跨越,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

“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民消费水平也持续提升。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92元,比2012年增加5360元,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2.32台、空调94.28台、移动电话262.71部,农民生活逐步步入现代化。

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84.8%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02%。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85.3%的行政村建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向融合发展跨越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如今,从过去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再到今天推进融合发展,河南城乡关系正在重塑。

曾经,农村人想把户口迁到城市,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现在,我省从户籍上真正打破城乡“边界”,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零门槛”,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推动外来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233万,发放居住证230万张。

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正加速双向流动,农村成为投资的热土。全省已累计130多万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积累经营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814万人,促进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和资本回流,实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创业效应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大力缩小城乡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村改革——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深化跨越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我省坚持把农村改革作为解决农村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一招,着力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重点放活土地经营权,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省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2%。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我省是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全省99.25%的行政村完成清产核资,共清查核实资产269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62亿元。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全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引领者,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8万家,其中家庭农场5万家、农民合作社18万家。积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



网站地图